25考研已经基本结束了股票有杠杆,不过落榜的同学将近有250万,所以今天就给大家整理出本年度考研后悔行为Top10。
01.信息战惨败输在起跑线
"考完才知道目标专业今年保研名额暴涨60%"、"复试前三天才通知加考Python"...这些信息差摧毁性远超你的想象。
建议建立「考研信息追踪表」,重点关注:
研招办电话确认推免/统考比例浮动(某211新传专业曾考前3周突击缩招40%)。
目标院校财务处检索科研经费变化(某B+学科因撤资突然取消当年招生)。
混进导师课题组的组会录音(某工科复试笔试竟出现导师正在攻关的冷门模型)
02.设备依赖症毁掉50%上岸概率
调查显示日均使用平板>6小时的考生,专业课过线率骤降37%。
展开剩余80%触屏带来的「虚假获得感」正在吞噬你的深度思考能力:
电子笔记检索便捷性<手写脑神经记忆深度。
分屏刷课产生的「我在努力」幻觉>实际知识转化率。
PDF囤积症候群(某文科生存了286G资料最终只看完12%)。
03.模拟考麻痹真题正确率都是骗局
"模考135+结果实战89"的魔幻案例年年爆发,根源在于:
某名师冲刺卷与真题考点重合度仅23%(某数学名师2023年模拟卷押中题量为0)。
自我批改存在20%以上宽容度偏差(英语作文实际阅卷比自估普遍低5-8分)。
考场高压状态会使正确率自动打7折(尤其数学计算失误率飙升300%)。
04.表面互相监督
表面互相监督,实则互相投毒的「伪勤奋CP」正在蔓延:
凌晨三点还在互发鸡汤小作文的自我感动党
藏着掖着关键资料却疯狂套你进度的PUA型学伴
每天拉你食堂唠两小时八卦的伪社交狂魔
05.身体通胀率你的颈椎在提前报警
医学跟踪显示,日均久坐>10小时的考研群体中:
73%出现椎间盘膨出征兆(最年轻案例为21岁)
52%产生焦虑性暴食/厌食倾向(某女生备考期间体重波动±15kg)
凌晨肝题的代价可能是永久性飞蚊症(眼科急诊12月接诊量是平时的3倍)
06.导师黑名单学术妲己正在靠近
某理工科复试现场,教授突然质问考生:"你联系的XX副教授学术不端被我们开除,为什么选他当意向导师?"
提前做「导师风控背调」至关重要:
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撤销项目名单
搜知网该导师近三年论文通讯作者频率
混进实验室毕业生群买「导师红黑榜」
07.二战诱惑剂
声称"大不了二战"的考生,实际成功率不足41%(某机构跟踪三年数据)。
这种心理预设会引发:
潜意识降低每日任务完成度
错题整理完整度下降28%
冲刺阶段更容易战略性放弃
08.晨型人陷阱早起毁一天新科学
强行5点起床的考生中,62%在上午出现>30分钟的无效宕机时间。
添加图片注释,不超过 140 字(可选)
睡眠专家建议:
根据褪黑素分泌周期制定作息(夜型人强行早睡会降低记忆蛋白合成率)。
午睡严格控制在NASA推荐26分钟(超时易进入深度睡眠周期导致更困)。
喝咖啡需遵循90分钟半衰期规律(某考生每天6杯美式引发室性早搏住院)。
09.拖延症重度患者时间正在被浪费
学习这种事儿,就是多学多记多思考!少玩少丧少偷懒!你现在偷的懒,迟早都会还回来的。
考研期间劝你还是戒掉手机吧,手机真的有毒!尽量不要带在身边,即使带的话,也尽量放在自己的视线之外。实在不行就和同学交换保管手机~
10.被英语终结最后卡在英语上
前期基础打不牢,后期冲刺全白瞎,就更别提想要提分。
牢牢记住,得英语者得天下,得阅读者得英语,一定要坚持背单词、学语法、做阅读!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练习!
26考研的小伙伴们,上面这些想法和行为都是有害的!如果你也中招了一条或几条,请立马改正,不要给自己留隐患!
更多暨大考研资讯股票有杠杆,可关注公众号:暨大考研院
发布于:广东省